Author: --
Size: --
Signed and dated: --
Estimate:
Final Price: unsold
旧拓本
4册 纸本
提要:东坡赤壁碑阁内被世人称誉为“国宝”的《景苏园帖》全套石刻一百二十六块,囊括了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苏东坡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七十二件,自清光绪十九年(1893)摹刻面世之后,就被世人尊奉为“集苏书之大观”的精典巨制,与江西修水县的“黄庭坚书法碑林”、湖北襄阳市的“米芾书法碑林”并称为苏黄米三大个人书法碑林。
苏东坡善书工画,一生著述甚富,惜其书画作品大多在徽宗初年的党禁中为蔡京所毁。至南宋乾道年间,宋孝宗下诏解禁求遗迹归之秘府并亲为序赞,苏书乃得以流传。苏东坡墨迹至宋末既剩不多,南宋成都人汪应辰毕生搜罗其书帖择其优者结集,名之曰《西楼帖》。明代松江人陈继儒以《西楼帖》所收不丰,故重辑一集,名之为《晚香堂帖》。清光绪十六年(1890),四川成都人杨寿昌(字葆初)出任黄州府黄冈知县。黄州本苏东坡贬谪之地,杨寿昌景仰同乡前贤,且酷嗜苏书,常恨世无善本。鉴于苏公墨迹已不多见,而宋刻苏帖亦罕流传,其它虽有摹刻又不免真赝参半,故有在黄州重辑苏东坡书帖之愿。天助杨公,一生敬慕苏东坡的著名金石学家、书法家杨守敬当时正好在黄冈县担任教谕之职。杨寿昌以情相告,希望得到杨守敬的帮助。杨守敬为杨寿昌的精神所感动,欣然应允。杨守敬将自己收藏数十种法帖进行反复比较,粗定二十多种送请杨寿昌审定。杨寿昌审核杨守敬所呈法帖及选刻意见之后,根据杨守敬的推荐,特聘当时的临摹专家江夏人刘宝臣双钩上石。杨守敬对摹刻要求极为严格,有时在石工力所难及的情况下,他还亲自动手修整。碑后杨寿昌与杨守敬皆题跋,分别记述镌刻是帖的初衷及过程。刻碑之前,杨寿昌于衙署西侧修园一座,名之为“景苏园”,他原打算待碑石完全成功之后,再嵌置景苏园内流传后世,故碑石称之为《景苏园帖》。事后,杨守敬在《学书迩言》中提到《景苏园帖》时说:“此余为成都杨葆初所选刻,大抵皆从旧本摹出,皆流传有绪之迹,绝少伪作,固应为苏书巨观。”并认为:“余意此帖虽后出,当为近世集苏书之冠。”《景苏园帖》石刻是我国保存最完好,数量最多的苏帖石刻。这对于研究苏轼生平以及书写技法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实物,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此本良墨初拓精印,装帧考究古朴,保存品相完好。
31×18.2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