沖淡自然——翦淞阁文房韻物志

6213 | 宋 积翠 建窑兔毫盏

积翠 建窑兔毫盏

Author: --

Size: 口径12.8cm/16.5cm(连座);高7cm/11cm(连座)

Signed and dated: 宋

Estimate:

Final Price: RMB 1,100,000



包装
宋黑漆铜扣盏托
老桐木盒
「建窑兔毫盏」,弇口,口沿外缘微向内束收,深腹、施釉不及底,露深褐色粗厚的器胎,口沿内侧有一道微凸起的拦水线;小圈足,足内微洼。盏内外全施黑釉,釉青黑浓稠,流动性大,内底积厚釉,口缘较薄,呈赭褐色,外壁挂釉垂淌不及底;盏身内外有结晶析出的青黄色条缕丝纹,随釉流动,深浅相杂,犹如野兔的毛毫,因此宋人称之为「兔毫盏」。
「建窑」亦称「建安窑」或「乌泥窑」,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,其由自然窑变产生独特的长芒或银斑现象,让「建盏」被文人赋予了「兔毫盏」或「鹧鸪斑」等美称。如苏轼(1037-1101)《水调歌头》:「采取枝头雀舌,带露和烟捣碎,结就紫云堆。轻动黄金辗,飞起绿尘埃,老龙团,真凤髓,点将来。兔毫盏里,霎时滋味舌头回。」盖北宋盛行点茶、斗茶,「点茶」是将茶制成粉末后,再倾入预先炙热的茶盏中,用水冲注,再以茶筅击拂搅拌,将水与茶末调匀成乳状后饮用。所谓「斗茶」,斗的是要求茶末浮于水面,茶色贵白,无茶末与水分离的水痕,因此对于注水、用搥击拂的力道以及茶浮之生成极为讲究,为衬托白色茶汤与识别水痕,因此釉色黝黑、胎厚保温的建盏最为适合。此即蔡襄(1012-1067)《茶录》所云:「茶色白,宜黑盏,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坯微厚,熁之久热难冷,最为要用。出他处者,或薄或紫,皆不及也。」
「斗茶」亦即今日日本「茶道」的原型。唐宋时期的饮茶风尚之得以形成,实源自于佛教寺院,因为茶被僧侣认为具有提神醒脑、澄心湛虑之效,于静心学禅或与文人学士论辩佛理时所不可或缺者。而饮茶的东传日本,也有赖于禅宗僧侣。九世纪末(日本平安中期),以绿茶为原料的「抹茶」即已随遣唐使进入日本,风靡东瀛。南宋时期,日本僧侣多随贸易商人至江南,于浙江宁波入境后,前往杭州近郊的天目山、径山等地名剎学习佛法,因此也熏习了饮茶风气,从而将茶与茶具带回东瀛。在日本一地,僧侣自天目山所携回的建盏茶碗,逐渐被「天目」一词取而代之,后来甚至成为所有黑釉瓷器的代名词,向为日人所喜,其中的「毫变」,日人则名之曰「油滴」或「曜变」,列为国宝,珍若拱璧。(注释1)
日本茶道中的抹茶系以绿茶为原料,故茶色为绿色,此盏口沿内侧环绕一道微凸的拦水线,以上述的点茶法为之,抹茶的绿色泡沫适巧积伫于此,在黑釉茶盏内形成一道翠绿色茶末,碧色清雅,莹润可人,如唐代诗人卢仝(795-835)对抹茶的形容:「碧云引风吹不断,白花浮光凝碗面」,故雅称曰:「积翠」。
注释1:参见:张临生,〈建盏与北宋的斗茶〉,收入袁旃主编,《三希堂茶话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84),页30-33。
重364g / 462g(连座)